你迷惘了嗎?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涯目標
Facebook分享縮圖

你迷惘了嗎?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涯目標

你迷惘了嗎?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涯目標
作者:MH     來源:MH| 2021-12-20
不要那麼容易被別人影響,更不要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亂了方向,每個人都應該先知道自己要走去哪裡,才起身行動,不然只是「逃離現況」,不是「追求未來」。

這篇要講的是如何面對自己的迷惘,但並不會(也不能)教人如何「解決」迷惘甚至找到人生目標,但或許有些方式,可以幫你踏出尋找目標的第一步。

 

source:pixabay
 

會寫這篇文章,是來自朋友分享的 2 個故事。

故事 A:閃離新人

朋友任職的公司裡,有一位到職甫一週的新人閃電離職,朋友是這名新人的直屬主管,朋友說,這位新人可能對人生有些疑惑,因為他似乎還不太確定自己要做什麼,甚至可能有點好高騖遠,眼前只看到主管的光鮮面(雖然我不知道朋友看起來哪裡光鮮啦),忽略到主管也是一路苦過來的。

看著這名新人,然後我們想想自己的經歷(我們之前都在公關廣告產業),我們都靠著汗水淚水血水(?)混在一起撐過去,期間也一再掙扎與迷失,最後才確信「這真的不是我們要的」,主管的重用、客戶的肯定、每一次提案與執案帶來的收穫,我們都不想要了,對這個產業真的沒興趣了。而我,花了一年三個月才確定這件事。

所以我一直在想:是什麼樣的壓力,讓那位新人覺得真的撐不下去?真的不能再多試幾週嗎?畢竟面試時什麼都說有興趣、什麼都說好,難道想像跟落差真的那麼大?是朋友的面試太騙人,還是新人眼中的一切太美好、太順遂?

我沒有答案,或許新人也沒有,也或許他就是願意不顧一切再次踏上路途,在找工作之餘,也試圖找到自己人生的新錨點。

 

故事 B:迷惘新人

另一位朋友的學妹告訴她:「學姊,我不知道我接下來要做什麼,我迷路了,怎麼辦?」眼前這份工作不好不壞,是她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,不用加班、同事親切、工作壓力不大,但沒有主管帶她、公司對她的職涯也沒什麼規劃,就是丟一些文書處理的手腳工給她做。

簡而言之就是「安穩」,但好像沒什麼成長空間,但她也不知道所謂的「成長空間」是什麼,「成長」對她來說太虛幻,因為她對這份工作根本沒有想法。

她一直在想,要不要再去試試看其他工作?還是去國外打工換宿?但她還是沒有答案,因為她對自己的人生也還沒有想法。

 

迷惘的我

A B 兩故事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,那是大學時期的我,也是剛畢業的我,甚至離開第一份工作的我仍是如此。

大學時期念的是傳播科系,但選擇這個科系也只是個巧合,高中申請時刪去自己確定完全沒興趣的、分數到了、面試過了,就成為傳播人了。大三暑假要實習,眼見同學光速決定自己的實習單位,有人選了出版社,有的去電台,還有報社、電視台、影片工作室……但這些我都不想去,所以再一次,我用刪去法排除自己確定完全沒興趣的,最後去了廣告公司。

實習結束後,明確認知到自己不想要這樣朝十晚十、沒日沒夜跟客戶過腳本,最後還要到現場監工聞煙味看拍攝的生活,所以,這次的實習除了達到學校希望的「讓學生了解業界生態」的目標,更讓自己確定「不要踏進廣告業」。

然後大四來了,有些人已經透過實習單位找到工作、有些人已經在看人力銀行,但我還是沒目標啊,為了再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,所以跑去美國打工旅遊。

四個月過後,被迫回到台灣面對現實,寫履歷、打開 104,面試了 10 幾家公司,最後加入公關公司。

咦,為什麼當初在廣告公司被嚇瘋,最後還是加入了累度差不多的公關公司?我當時大概是這樣想的:「既然還是不知道要幹嘛,也知道代理商很累,但至少可以學到很多,那不如熬幾年看看吧。」

 

離開的我

在公關公司待了一年多後,我辭職了。離職原因有很多,但也不外乎是這些公關人離職的前五大原因:太累、身體爛掉、找不到成就感、覺得在代理商只能為人作嫁,沒有自己的代表作……。

辭職後的我,人生再度迷路。不做公關了,那要做什麼呢?依然不知道,所以我又跑去流浪了,這次去了歐洲 80 天。

老實說,玩很爽是當然的,但也真的有很多收穫,可能是教育或民族特性使然,當時覺得歐洲人是非常「個人主義」的民族,但這不是說他們很自私或很自我,而是他們很了解自己、很明白自己的需求與個性。

所以一聽到當時 25 歲的我還不知道要做什麼,他們每個人幾乎都告訴我:「你必須去尋找,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要做什麼,而且當你找到了目標,你必須很努力、很努力去嘗試,然後你就會變得非常厲害了。」

我當時覺得:「你們說得這麼容易,但哪有這麼簡單?」但現在的我非常認同這句話:只有自己才幫得了自己。

我沒辦法要說一個自己「怎麼從公關代理商轉到行銷領域,並且逐漸做出心得,然後希望能在這個領域一直深耕下去」的勵志故事,因為我並沒有這樣想。我既沒有逐漸領悟出自己的目標,頭上也沒有突然出現電燈泡。

但至少從歐洲回來後,當時自己的想法和生心理都煥然一新。那三個月接觸到不同的思考模式、體會不一樣的生活、認識各行各業的人、聽到好多種人生故事,這些經驗都讓我更加確定:我必須一再嘗試,才能找到目標。

於是我重新檢視自己當初的離職原因:太累、身體爛掉、找不到成就感、覺得在代理商只能為人作嫁,沒有自己的代表作,然後想出對應的解決方式,最後發現:似乎可以試試品牌端的數位行銷工作。

或許人生就是一個又一個零散的點,出發走了一段時間、猛然回頭後,就會發現:這些點最終都能連成一條線。

 

所以,迷惘的人該怎麼做呢?

「以身試法」之後,我有了這 3 個切身體悟:

 

1. 做足功課再決定

如果是相對保守的人,不想貿然裸辭的話,或許可試試看 (1) 事先調查 或 (2) 一心二用,做足這 2 個準備後,再評估看看新事物是否值得去嘗試。

(1) 事先調查

如果是猶豫不決或三分鐘熱度的人,在下任何決定之前,建議先找好資料,將自己的想像和實際情況的差異降低到最低,不要什麼都是「我覺得」、「應該是」,而是「有人真的這樣說」。

比如想從爆肝工程師轉職成為咖啡店老闆,但或許原因只是「喜歡咖啡廳那種看起來很文青、優雅的氛圍」,但「當客人」和「當老闆」是兩件事,不妨去找一些創業群組或社團,跟真正的咖啡店老闆聊聊看,一旦發現一個人得管叫貨、倉儲、財務、店租、水電這些雜事後,搞不好幻想也破滅得差不多了。

(2) 一心二用

對學生來說,不外乎就是在顧及作業 / 打工 / 畢製 / 社團的同時,再去找一份實習。透過實習,可以更了解業界到底長什麼樣子,也有機會拿到正職入場券。

對上班族來說,當然就是騎驢找馬了,不管是想出國念書、出國打工還是換工作,都可以用上班前後、午休、週末的時候準備,雖然這會很辛苦,但也是最保險的選擇,因為不管結果如何,至少還能顧好現在這份工作。

2. 不要為逃而逃
我自己的經驗是:不要逃離,是要追求

有時候迷惘是來自於自己,看到同儕都出國念書或到外商工作,會覺得自己好弱;有時候自己的迷惘是別人給的,比如看到同事一一離職,難免會懷疑自己的職涯選擇是否正確,「是不是我太安逸,才願意繼續待在這裡?」、「是不是同事都太上進,才會離開這裡追求更好的職涯?」

但,不要那麼容易被別人影響,更不要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亂了方向,每個人都應該先知道自己要走去哪裡,才起身行動,不然只是「逃離現況」,不是「追求未來」。

簡而言之,要先找到自己的幹勁與方向,才起身行動;但這幹勁沒人可以幫忙,只能自己找。儘管可以參考別人的生涯故事,但每個人終究有所不同,只有自己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。

3. 試了再說
如果是比較行動派或不安於現況的人,建議就直接試試看吧!但如果有選擇困難,比如:眼前的 ABCDEF 選項都選不出來?至少可以用刪去法,不要 A 不要 B,那就試試看 C,如果 C 行不通,再繼續試試 D.E.F……總會找到自己有興趣又可以勝任的事,搞不好嘗試的過程還會有些意外發現。

 

結論

作為不是一個太愛勵志小語的人,前陣子在臉書上看到這個瘋傳的圖文,我居然特別有感,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」,在我們各自的時區裡,沒有晚到、沒有早來,一切都會準時。

好好面對自己的迷惘,然後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克服、解決或接受它吧。

本文由MH授權轉載

開學瘋打工,來賺零用金!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