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職熱搜工作
您正在找機械工程師的工作,共計7085筆職缺在等你,馬上去應徵吧!
-
工研院資通所_AI 通訊軟體工程師 (K303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新竹縣竹東鎮 工作經歷不拘參與 5G/6G 網路數位雙生網路模擬平台之研發工作,工作內容包含: 1. 開發 AI-based 無線通道建模演算法,應用於 5G/6G 通訊模擬。 2. 設計與開發AI 模型,將 2D 圖面(如 CAD、圖片、地圖)轉換為 3D 場域模型。 3. 研讀 3GPP / O-RAN 技術規範,理解 5G/6G 無線網路架構與訊號流程,並依規範進行設計與開發。展開 -
工研院-電動車研發工程師(含研發替代役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新竹縣竹東鎮 工作經歷不拘***職缺說明*** 1.此職缺為涵括全院之電動車研發工程師職缺,對電動車研發工程師職缺有興趣者可直接投遞。 2.或至下列各職缺點擊連結投遞心儀職缺。展開 -
【GenAI菁英專區】工研院資通所_AI研發工程師(W103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新竹縣竹東鎮 工作經歷不拘1. 掌握大型語言模型(LLM)、視覺語言模型(VLM)及電腦視覺(CV)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,並研究其在特定任務或應用領域中的實作方式。 2. 利用多元資料類型(如圖片、影片、文字、結構化資料、訊號等),進行以下工作: 2.1 AI演算法研發:包含分類、物件偵測與分割、3D建模、疾病預測、影像對位與融合、影像理解與翻譯等技術開發。 2.2 AI應用系統開發:涵蓋資料整備、資料融合與影像處理等相關應用流程設計與實作。展開 -
工研院資通所_數位信任技術研發工程師(F304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新竹縣竹東鎮 工作經歷不拘結合AI、資安技術,打造可信任的AI應用平台 1. 開發自動化資安檢測技術,優化資安評級系統。 2. PQC-Ready的PKI、電子簽章應用開發。 3. 資料不落地、資料可回溯技術開發。 4. 容器及虛擬機管理,GPU算力管理技術開發。展開 -
工研院資通所_零信任應用工程師(F305)(地點:台北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台北市中山區 工作經歷不拘結合資安及AI技術,打造零信任機器人應用平台 1. 完善FIDO、FDO零信任架構,優化信任推斷機制。 2. 資料不落地、資料可回溯技術開發。 3. 容器及虛擬機管理。展開 -
工研院資通所_AI數位雙生與最佳化工程師(T102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新竹縣竹東鎮 工作經歷不拘研發人工智慧、機器學習、最佳化搜尋、資料探勘等相關技術,並基於不同型態的Large Foundation Model,發展在光電半導體、金屬加工、鋼鐵、生技等產業的智慧化和設計優化應用。展開 -
【GenAI菁英專區】工研院資通所_AI 機器人視覺工程師(U203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新竹縣竹東鎮 工作經歷不拘深度學習(大語言模型、視覺語言模型)相關應用設計與模型開發相關工作,包括 : (1) 技術研發規劃與系統設計- 多模態場景理解與任務/行為生成技術。 (2) 技術研發與模型建置- 用於機械手臂、機器人透過視覺、語音理解外在環境與人為交互,專注跨模態整合與模型性能優化。 (3) 具以下專業知識(一項或多項):人工智慧、深度學習、系統工程、程式設計、軟體工程、科技計畫與管理。 (4) 計畫提案、專利與規格survey。展開 -
工研院資通所_無人機群飛及導控系統工程師(U3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新竹縣竹東鎮 工作經歷不拘負責無人機群飛通訊、群飛避障操控、Non-GNSS定位導航系統、感測融合等功能進行開發。 技術影片介紹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NfCDHLMpsY4展開 -
【GenAI菁英專區】工研院資通所_3D電腦繪圖研發工程師(W201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新竹縣竹東鎮 工作經歷不拘1. 研發3D Gaussian Splatting場景建模、幾何模型處理、場景理解技術,用於建構高擬真、高精度之實體場域數位雙生。 2. 於物理模擬引擎中整合3DGS與多邊形網格模型,提供機器人虛擬訓練環境。 3. 協同學界發展技術創新,參與團隊內部與外部(清/交大等國內大學研究團隊)技術討論,進行3D幾何建模、動畫模擬、生程式AI模型相關知識交流與討論,並將成果整合進技術解決方案中。展開 -
【GenAI菁英專區】工研院資通所_GAI多模態LLM研發工程師(W203)
面議(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) 40000元 新竹縣竹東鎮 工作經歷不拘1. 參與影像、文字等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 (LLM) 技術專案。 2. 開發影像識別與生成技術的模型,整合視覺訊息與文字描述進行語意理解,應用於多模態內容生成。展開